是该着辽军倒霉,他们习惯性的认为宋人指挥不了契丹人做事,没太担心契丹俘虏里有奸细,就算想仔细甄别也没来得及,只是分拨分批关押在不同的营寨里。
这个安排不能说不对,但却成了一个败笔。趁乱下毒的情况很多营寨里都有,这又不是啥复杂活儿,伯咄部族人对契丹人的习惯也很了解,哪里是人喝的水、哪里是牲口喝的水一门灵。
更有甚者,几个营寨的辽军距离小河比较远,干脆挑选战俘去挑水。这下好了,直接就往水桶里下毒,人不知鬼不觉。
还没等中毒状况出现,辽军第三天的攻城行动又开始了。这次状况有所改变,攻城云梯、盾车多了不少,一看制作工艺和木材就知道是临时砍树凑合事儿的产物,但聊胜于无,总比用人生抗弩箭强不是。
但对于攻城效果而言,有没有这些器械真不太吃劲儿。守城新军没有任何战术变化,你用木杆铁钩攀爬就摔你,你推着云梯过来就扔霹雳弹和火油弹烧。途中还有漫天飞舞的板砖,砸到谁算谁,毫不吝惜数量。
攻到晌午,西城和北城也陆续投入战斗,爆炸声此起彼伏、哀嚎声连绵不绝。至此析津府攻防战才算正式展开,双方都把吃奶的劲儿使了出来,新军也终于出现伤亡了,辽军的尸体更是在城墙下、护城河边叠了好几层。
这一打就是一天一宿,各部族士兵轮流上阵,再轮流败下阵来。辽军使尽了各种办法,甚至付出几千人性命往城下堆土,试图像填埋护城河般生生把城墙下填出一道斜坡。
斜坡填了三天刚完成三成,伤亡数就让城西的辽军主帅不得不主动放弃。照这么打下去斜坡填好了,他这边也没啥人能登城了。
这些士兵都是各部族的青壮,全死伤在这里各族明年还活不活了?总得给家里留点劳动力,否则不用等宋人来攻打,要不就被大部族吞并,要不就得饿死。
更要命的是城南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