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宋人精英会选择当驸马,基本就是废物的代名词。
但在大难临头时它又成了护身符,只要自己不造反,皇帝想杀大臣们也不会答应。别看那些人恨自己恨的牙根痒痒,但在这个问题上坚决不会妥协。
如果自己再成为北伐的大功臣,不光小命能保住,还无法一撸到底。新皇帝捏着鼻子也得让自己升官进爵,给少了都愧对列祖列宗。
当然了,带兵的差事估计是别想了,大宋有的是名声显赫的闲职,随便找一个听着特别给力的扔给自己,最好是能赶出朝堂的那种,那样大家就全眼不见心不烦了。
古人不是说了嘛,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博得好结果必须拿出真本事,先把城外的辽国皇帝打疼、打怕、打哭,再聊和谈的事儿。
另外还得想方设法派人出去报信,把析津府的战况连同延安郡王的情况都告之外界知晓,让朝廷想缩都缩不回去。
你个当叔叔的刚占了侄子的皇位,马上就翻脸不认人把侄子至于险境见死不救?这事儿其它朝代的皇帝都能干出来,唯独宋朝皇帝不会做,他们没有这种习惯。
否则也不会出现皇位在家族中来回转手的情况,只要皇帝还是他们老赵家当,龙椅谁坐都是可以调和的内部矛盾,不会死掐。
说来也怪,自打萧兀纳被抓之后,直到天黑辽军都没有再攻城。至于他们在忙什么,城头上的瞭望手看不清。于是黑乎乎的热气球再次升了起来,像一颗巨大的独眼飘在析津府上空随风摇曳。
有了这只独眼,再加上大号望远镜的辅助,几里范围内辽军的大动向全都历历在目。借着黄昏的余晖,瞭望手发来旗语,辽军正在城西大规模砍树制作攻城器械。
“告诉苗魁和王七小心敌军夜晚偷袭。”洪涛从来也不认为古人能有啥攻城的绝招,除了人海战术、挖地道、夜袭之外还能干啥?
人海战术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