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险要地势,但矬子里拔将军,好歹也算个兵家必争之地。
它的西边就是太行山脉,不利于大规模骑兵活动。东边不远是泰山,别看不是大山脉,可是东西贯穿了四百多里,也可以算作对付骑兵的一道屏障。
大名府就坐落在太行山脉和泰山山脉之间,还背靠着黄河。围攻吧,辽人不善攻城,围困吧,后勤压力太大,绕过去不搭理吧,城内的宋军随时可以出来切断粮道,确实不太好办。
有人说大名府在地图上看离黄河还远呢,那是后世的地图,宋代的黄河曾经改过三四次道,这一段更靠北,大名府几乎就等于建在黄河北岸。
除了地势相对险要之外,大名府还是连接华北平原和河南平原的交通要冲。黄河就不说了,它的下游水势平缓,可以进大海船,只是由于泥沙淤积缺少水深合适的港口。
但洪涛来了,港口必须就有,不管靠挖还是靠炸,大名府在一年之内必须有深水港。
另外永济渠也从大名府西边路过,它是隋运河的一部分,沟通了海河与黄河,直通西都洛阳。从这里上船到洛阳拐个弯顺着通济渠就能到淮水流域,过了淮水入邗沟一路南下就是长江,直抵苏杭。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在任上干的最好的一件事儿,惠及子孙万代,后世的京杭运河也是在它基础上开掘的。
这条人工运河把北起海河、黄河,南到淮河、长江的四大水系都连通了。把这些水系看做一张网的话,基本就覆盖了多一半的中原王朝,东西南北皆可覆盖。
别的不说了,神宗皇帝这位大舅哥每次都是坑自己,不过这次洪涛要感谢他,让自己来大名府谋划北伐的事儿真是太英明了,有这么便捷的交通条件还没算坑到底,此事可为!
四百多里路,且全是规格最高的官道,走起来没有任何麻烦。刚踏上黄河北岸大堤,远处就朦朦胧胧出现了一层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