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宋有毒 > 495 公债

495 公债(2 / 4)

大家为什么想扩建湟州城呢,因为随着正式居民和外地客商的增多,原来的州城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城内越来越挤、越来越乱、越来越脏,尤其是以前盖的那些低矮土坯房,在风雪楼和很多新式建筑的衬托下,怎么看怎么别扭。

现在大家都比以前富裕了,也有能力翻盖旧房子,但是真动手的没几个。原因很简单,原本的地基太小,房子挨着房子根本没有扩展的空间。谁乐意多花钱盖房子,结果还是住那么大点面积呢?

这不光是生活舒适度的问题,还是湟州人的脸面问题。每次听到外地客商说这座城市还不如他们家乡的小镇,本地人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儿,谁不愿意听别人夸自己的家乡啊。

可这座年久失修的小城真没法夸,要夸顶多也就是把风雪楼单拿出来,说它从外观到内饰、从菜品到服务都不比开封差。

但这并不能增加湟州人的荣誉感,风雪楼再好也是开封人建的,连里面卖的菜品和那些娼妓都来自外乡,与当地人关系真不太大。

按说官府顺应民意修建新城是个好事儿,可向百姓借钱就有点让人别扭了。自古以来都是官府建城、百姓交税。没钱你可以加税嘛,借钱算怎么个说法呢?

再说了,官府和百姓借钱过期不还咋办?有多少百姓敢拿着借条去官府要账?即便湟州和大宋其它地方的规矩不太一样,这里的官府好像更讲理,但再讲理也是官府,都是让百姓畏惧的存在。

发行公债的事儿不光湟州人知道,外地客商也一样能看见。湟州银行的布告比坑被还大,就贴在大门口,只要去银行换钱就没有看不见的,连不认字的也会找人问问,上面斗大的字到底写了什么。

“老六啊,你们湟州确实比较邪性,怎么衙门都穷成这样了,修个城还得伸手向百姓借!”

和湟州本地人相比,外地客商对这件事儿更好奇,也没什么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