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流血漂杵!
万历帝利用一场无伤大雅的小败,将朝堂上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凝聚到了一起!当朝臣们进入永寿宫,得知倭奴竟敢挑战天朝权威,伏击天朝军队,个个义愤填膺!
言官们纷纷表态,支持朝廷派遣大军入朝!
五军都督府的领兵将帅们,个个嗷嗷叫,争相请战。
首辅王锡爵表示:内阁就算是扫库房、清地缝,钻山打洞也要凑出一千万两军费来,全力支持大军入朝,打出天朝国威!
战与和,如今已经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派谁去战!
大明一朝,凡有大战,皆是文官领兵,监督武将。
万历帝道:“下面议一议,由谁做抗倭援朝的总经略?”
兵部尚书石星扯着大嗓门,大喊道:“臣身为兵部尚书,愿亲往朝鱼羊,率大军击败倭奴。”
万历帝微微一笑,并不表态。他对自己手下的这群朝臣太了解了。兵部尚书石星嗓门是够大。不过,嗓门大的人,一般没什么本事。石星本质上跟祖承训是一样的人。
这时候,王锡爵出班道:“启禀皇上,臣推荐兵部侍郎宋应昌为抗倭援朝军务总经略!”
宋应星平时在朝堂上不怎么爱说话。这个人属于那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家伙。他颇有军事才能,属于杨博、王崇古一样的人物。
万历帝思忖片刻道:“石爱卿是兵部正堂。就坐镇京城吧!朕命宋爱卿为抗倭援朝军务总经略!率大军入朝!宋爱卿,你多长时间才能组织起足够战胜倭奴的大军?”
宋应昌答道:“五个月。”
万历帝惊讶道:“怎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宋应昌朗盛答道:“因为臣需要等一个人,一支军队。”
万历帝连忙问:“等哪个人?哪支军队?”
宋应昌道:“等宣大总兵、宁夏军务提督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