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锦衣镇山河 > 第790章 王皇后与之有关?

第790章 王皇后与之有关?(2 / 4)

库充盈。内承运库这边,应该替皇上存下了不少的银子吧?”

王安叹道:“唉,本来,内承运库存银的事儿,是不能说与外臣听的。可六爷是咱自家人。我无须对你藏着掖着。万历十四年以前,国库再充盈,也跟内承运库无关。皇上从未下旨,调用国库的银子充实内承运库。可万历十四年之后,皇上跟言官们赌气。每年都要调用国库一百万两银子,充实内库。”

贺六惊讶道:“每年一百万两?三年就是三百万两。皇宫的开支虽大,可皇上却不像先皇嘉靖爷那样,广修道观、庙宇。这么多银子,花的完么?”

王安道:“花不完的!皇上躬勤节俭,御膳不过四个菜一个汤,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陈太后、李太后、王皇后,亦都是勤俭之人。内承运库除了从国库调银子,还有别的进项。现在内库里,存了四百多万银子,因受潮,都长了毛!按理说,内库银子多了是好事儿,可我这个内承运库的管事牌子却高兴不起来呐。”

贺六问:“为何?”

王安道:“户部的王国光老尚书在任时,曾对我说过。钱如流水,流水不腐。国库、内库的银子太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儿。存在库里的银子,跟一堆笨铁没什么区别。只有银子花出去,花在百姓身上,那才能造福黎民众生!”

王国光被后世称为明代第一经济学家。他早就琢磨透了财政赤字与财政盈余都不宜过大的问题。

贺六思忖片刻:“王老尚书说的很对啊。银子堆在库房里,长了毛,这对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王安道:“谁说不是呢。我以前掌着东厂,东厂的耳目们禀报,民间早就有传言,说当今皇上贪财好货。其实,我心里清楚,皇上不是贪财,而是借着银子的事儿,跟言官们赌气!言官们劝谏皇上,不要调用国库银充实内库,皇上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贺六叹了一声:“唉,朝廷里的那些言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