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坤宁宫大殿。
李太后召集张居正、冯保、贺六议事。
议题只有一个,怎么整治高拱,是把他生吞,还是活剥。
李太后道:“高拱有不臣之心,此人断不可留。如何惩治他,你们有什么建议?”
冯保首先开口:“太后,奴婢以为,只有诛杀高拱,才能保我大明江山社稷永固。”
贺六本来想开口反对,转念一想:冯保是两位辅政之一,不出意外,张居正过两天就能做上首辅,亦是辅政。我这个北镇抚使,只是个听吆喝的,在太后和两位辅政面前哪有我说话的份儿?还是别开口为好。
李太后没有应声,只是默默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朗声道:“启禀太后。臣以为,诛杀高拱不妥。”
李太后问:“张先生可是投鼠忌器?担心高拱的党羽遍及朝野,杀掉他,会让朝局不稳?”
张居正答道:“禀太后。高拱的党羽,分为两种。一种是只会逞口舌之快的清流言官。如陆树德、雒遒、程文等人。这些人除了整日上折子骂这个,参那个,没有一点理政的真本事。另一种,则是治世能臣。如工部尚书潘季驯、广西总督殷正茂等人。”
李太后道:“哀家知道潘季驯,也听说过殷正茂。潘季驯善于治水,殷正茂善于统兵。先皇用了潘季驯,大明六年未受大的水患。用了殷正茂,广西六年未发生过叛乱。”
张居正点点头:“启禀太后。臣虽与高拱政见不合。但不得不承认,他很会用人。”
李太后叹了声:“唉,哀家想起了嘉靖爷当年为何迟迟下不了决心除掉严嵩。正是因为严嵩重用了胡宗宪这样的国之栋梁。动严嵩,就不得不舍弃胡宗宪!”
张居正道:“太后高见!臣以为,朝廷如果要继续用潘季驯、殷正茂这样的高党,就不能杀掉高拱,最多只能先罢免他的首辅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