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六在杭州逗留了几日,命手下预备马匹,准备走陆路,经江西、湖广直奔广西。
这日,贺六正跟桑吉丹朱坐在钦差行辕的大厅里喝茶。一名力士通禀:“六爷,浙江按察使庞尚鹏的幕宾陈昶求见。
锦衣卫六爷奉钦命南下,一路上的地方官哪个不想求见巴结?贺六不胜其烦,除各省的督抚,他要给几分面子勉强见见外。其余如布政使、按察使、都司、兵备道、知府、县令,他是一概不见的。
那位浙江按察使庞尚鹏,三日之内递了两道拜见帖子,都吃了贺六的闭门羹。
贺六吩咐力士道:“不是说了么?除浙直总督、应天巡抚、浙江巡抚,其余官员,我一概不见。更何况那陈昶只是个布衣幕僚。”
力士似乎是受了陈昶的好处。他道:“六爷,这陈昶嘉靖四十年好像做过胡宗宪大人的幕宾。”
谈及胡宗宪,贺六心头一动。他心想,既是胡世兄的故人,我自然要给他几分面子。
贺六道:“哦,让他上大厅来见我吧。”
桑吉丹朱道:“贺六爷,既然你有官面上的朋友要见,我先去卧房歇息了。”
不多时,陈昶走进了大厅。此人文质彬彬,穿着一身干净的布衣,手中拿着一把折扇。他一开腔便是绍兴口音:“草民拜见贺大人。”
贺六道:“陈先生,请坐。”
陈昶千恩万谢的坐到下首的椅子上。
贺六问:“陈先生以前做过胡部堂的幕宾?”
陈昶点头:“在下跟徐文长先生是绍兴老乡。嘉靖四十年,经徐先生介绍,入得胡部堂的幕帷。徐先生帮胡部堂筹划兵事,我则帮胡部堂打理钱谷杂项。”
贺六叹了声:“真快啊,一转眼,胡部堂仙去已经七八年了。”
谈及胡宗宪,陈昶触景生情,竟留下了几滴眼泪:“唉,去年清明,我还到安徽绩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