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或重于泰山。他终归还是死了。说他是轻于鸿毛,他比鸿毛要重一点。说他重于泰山,他又完全没有那个资格。
嘉靖帝不圣明,却聪明。十六岁便能操纵朝局,在“大议礼”时将群臣耍的团团转;数十年不上朝,却能操控群臣如股掌之上。
他有时善于用人,重用夏言、徐阶、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那样的忠臣良将;有时又宠信奸臣,如严嵩父子。
他有时会做出圣明的决断,让臣子们产生他是个明君的错觉;有时明知自己是错的,却要一意孤行,一错到底,让臣子觉得他是个昏君。
他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君主。
然而他在位时,正如海瑞在《天下第一疏》中所说:百姓家家干净,官员腐败成性,国库入不敷出,大明朝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四个字——皇帝自私。
嘉靖帝很自私。他觉得自己是天子。天子就应该以天下养。为了自己的皇权永固,就必须分裂群臣,让他们争来斗去。要永享自己的富贵,就必须求仙问道,如此一来才能活得更长。至于天下苍生?在嘉靖帝眼里只是一个可多可少的数字而已!
对于天下苍生来说,这样的皇帝,还是早点死比较好。
明代的史官,逢天子驾崩,都要在史书上好话说尽。然而嘉靖帝死后,史官们似乎觉得把嘉靖帝夸上天有悖自己的良心,于是给了他“忽智忽愚”四个字的评价。
永寿宫响起了太监们撕心裂肺的哭声:“皇上殡天啦!”
西苑内阁值房内,徐阶跟张居正连夜批阅文书。他们听到太监们的喊声,慌忙赶到了永寿宫大殿。
黄锦泣不成声:“二,二位大人。呜呜呜,皇上他老人家,殡天了!”
徐阶和张居正先对着嘉靖帝的遗体行了三拜九叩大礼。
而后徐阶对张居正说:“要写一道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