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办差,我是带了家眷来的。还请赵大人在钦差行辕收拾两个清雅些的房间,给拙荆、小女居住。”
说完,贺六带了十名锦衣力士,骑马直奔淳安县。
傍晚时分,贺六赶到了淳安县的新安江大堤边上。
夕阳西下,余晖照耀在江面上,真可谓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贺六放眼望去,两个身穿布衣,头戴斗笠的人,正挽着裤脚,站在寒冷的江水里,指挥一众民夫填土夯实堤坝。
那二人,一个是浙直总督胡宗宪,一个是淳安县令海瑞海笔架。
贺六朝着他们喊道:“胡部堂、海县令,别来无恙!”
二人远远的认出了贺六,赶忙上得岸来。
胡宗宪道:“老六,前几日我接到塘报,说钦差官船刚刚过了山东境。怎么这么快就到浙江了?”
贺六道:“官船船速太慢。我跟漕帮借了两艘鸢尾快船换乘,故而提早两天到了。”
海瑞在一旁道:“下官海瑞,见过贺大人。”
说完,海瑞朝着贺六作了一揖。
贺六笑道:“海县令不必多礼。你这一拜我可受不起。谁不知道海笔架这个典故?”
海瑞道:“在贪官污吏面前。即使他们官位再高,海某人也绝不会行礼。然而贺大人却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这一拜,我海某人是心甘情愿的!”
贺六查办江南私盐案时,不惜开罪江南地位显赫的五位高官,逼他们吐出了脏银。海瑞从那时起便打心眼里佩服贺六。
三人一阵寒暄。胡宗宪道:“老六,你还没用晚饭吧。走,去我那临时总督行辕,咱们边吃边聊。”
所谓的“临时总督行辕”,不过是用几根大木桩,一堆茅草临时搭建的一个小棚子。里面有一张破木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三人进了茅草棚。胡宗宪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