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李诚反复强调,此刻不过是老调重弹,但是李世民却深有感触道:“自成所言善也,前汉之初有白登山之耻,我大唐也有渭水之辱。”
李诚听他这么说,转身正色长揖道:“陛下能牢记耻辱,励精图治,臣为大唐贺,为天下百姓贺。今陛下被坚执锐,亲至辽东灭高句丽,此功绩犹胜前汉,臣请陛下登泰山。”
这话听着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李世民亲征自然是灭国的首功。李世民在开心之余,不免心存疑念。暗道:自成所贺所请,可谓早有布局,才有今日水到渠成。适才辅机所为……
怎么说呢?这一趟是李世民亲征,长孙无忌抓住军纪的问题大做文章,间接的往皇帝脸上抹黑了。此其一也,李世民稍稍沉思后,联想到高昌灭国后侯君集等人的结果,不禁心里为刺疼了。同样是功臣,上次侯君集被下狱,留下了后来谋反的祸根。
说的难听一点,已经逼反了一个了,还要再逼反李绩和李道宗么?辅机就算是好心,就算是无心之过,似乎也有点操之过急了吧?
所以说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李诚不过是稍稍的提一嘴,主要话题还不是高昌之战,李世民就浮想联翩了。这恰恰是李世民最大的弱点,或者说是君王共同的弱点——多疑。
长孙无忌利用的李世民多疑,借机打压李绩和李道宗,是为了今后在朝堂里的话语权。只是没想到,他这个螳螂在前,后面还有李诚这个黄雀,同样的手段给他的腰眼捅了一刀,还是非常隐蔽的那种手法,李世民根本就没察觉到李诚的真实目的。
“唉,泰山行罢,朕也算是圆满了。昔日老臣子凋零泰半,朕思之不免感叹。”李世民被李诚引着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让李诚想起了一件事情。
“陛下念旧,不妨建一楼阁,竖名臣良将画像于其上。以彰陛下之心。”李诚说的是啥啊?凌霄阁呗,这建筑按说今年就该建好的,不知道为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