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不是事情没有发生么?一旦出现了唐朝的“齐王之乱”,真的很难说不会出现“袁盎”一类的人,压力巨大的时候,真的很难说李诚会不会成为晁错。
山东士族很吊,但是现在李诚已经不怕他们了。士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联合起来对付李诚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结果是碰了个皮青脸肿。未来的李唐皇朝,打压士族一直是主旋律。因为历史已经明确的告诉后人,士族一旦失控的危害。
过去皇权和士族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衡,正常的情况下将来也差不多是是这样。现在这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印刷术的出现让读书变得不那么难了。寒门和情况稍好的自耕农子弟,也有了读书晋身的机会。
李诚平静的听着风带来的喊杀声,从高亢到渐渐的衰弱,一直到鸣金声响起。
唐军如潮水一般的退下,土山上的弓箭手和弩手不顾一切,更为密集的箭只压制。石砲更是猛烈的发射,好些石砲因为发射过于频繁,直接散架了,砸伤了不少人。
连续三次的重复后,这一日的攻城终于结束了,最多还有一个时辰,太阳便会落山。
唐军有条不紊的缓缓后退,伤员和阵亡的将士也都抬了下来。城下恢复安静,留下一地的狼藉。李世民刻意的亲率一军断后,攻城失败的唐军士气不落反升。
一夜无事,,次日唐军发起更为凶猛的进攻,守军做困兽之斗。敌酋乙支文德与城头鼓舞士气,危机之时屡屡出现在战斗第一线,斩杀唐军数人,稳定城头的局势。
是夜,守敌以精锐千人缒城而下,发起决死夜袭。唐军大营戒备森严,夜袭之敌纵火焚烧外围一个小营寨之外,再无收获。来犯之敌全数被歼,可谓亏大了。
翌日,唐军继续猛攻,守军拼死抵抗。冬日临近,给了守敌以希望,全城上下一心,唐军难以破城。李道宗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