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冲击。
“然也,朕有海盐在手,盐价不复昔日之高也。”李世民说到这里,不禁得意了起来。
李诚听了却摇摇头:“陛下,还差的远呢。朝廷既然不能盐铁专卖,就该用市场经济的手法,冲击盐价、铁价。这就涉及到产量的问题,大规模的生产势在必行。”
李世民听着点点头,感慨不已:“是啊,昔日长安盐价五百文一斗,而今不过三百文,此皆自成之功也。”李诚看见李世民得意的样子,忍不住吐槽:“陛下,一斗米不过五文钱,盐价合适能二倍于米价,大唐才是铁打的江山。”
李世民听了这话,就像被人点穴一般,呆了好一阵才道:“自成,这怎么可能?”
李诚淡淡道:“怎么不可能?盐以船运如大河(黄河),洛阳登岸,运至长安,沿途所耗不多也。朝廷再给予补贴,斗盐十文,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李诚说的很有底气,那是因为海盐的成本太低了,无非就是人力成本。主要的消耗,还是在运费上。但是船运的费用很低,运到洛阳的话,一斗盐的本钱也就是十文。剩下的一段路,朝廷补贴就是了。实在不行,一斗盐卖五十也好过现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