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衍生拔高,直接就跳出来说“死谏”。
“很好,大唐第一才子李自成的死谏,朕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理由了,些许工匠,为何值得如此。”李世民怒而厉声发问,工匠的重要性,他自然是知道的,不然不会专设机构管理。但是这个时代的工匠,社会地位不高,更多的是权贵的附属品。
这种思维惯性,导致李世民就没怎么在意工匠的个人意愿。工匠等同于工具一类。
众人把视线汇聚在李诚的身上时,都很想看看,李诚最终的下场。实话实说,没人看好李诚在这个问题上跟皇帝作对。甚至多数人都认为,李诚就算说出一朵花来,也难逃重罚。
不省心的竖子!房玄龄已经做好准备,等下开口帮一把。眼神转向长孙无忌,正好他也看过来,两个大佬瞬间交换了意见。
“陛下,臣在吐谷浑北海之侧鏖战之时,敌手所用箭矢,不乏骨制。臣战于松州时,吐蕃所用箭矢以青铜为主,鲜有铁制。吐蕃较之大唐,优在地利,居高临下,蜂拥席卷。胜,则四处劫掠,败,则退回高原。”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诚停了下来,臣子之中突然有人噗嗤一笑,严重的破坏气氛。李世民瞪眼怒喝:“哪个在笑?”臣子之中站出来一个阎立本:“回陛下,臣想起自成要茶喝的事情,忍不住就笑了。”一听这话,李世民都想笑,绷着脸哼了一声:“退下。”
气氛意外的因此缓和了许多,李世民忍不住想起,当初被群臣围殴时,李诚站出来,一张嘴说的群臣哑口无言的往事。“自成,继续说吧?”
不等李诚说话,崔仁师再次站了出来,完全忘记了方才他喷李诚欺君,李世民无视的现象。“陛下,李诚危言耸听,不可轻信。”崔仁师脑子坏掉了么?如此针对李诚。非也,他其实很聪明,只不过他现在不是正常状态。
一个度支郎中,平时见到皇帝的机会都不多,更不要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