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议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议(4 / 5)

其使臣。以彰显大唐之威严。”这一套李诚在新闻里看的多了,没看见现代的半岛局势,动不动就联合军演么?

大国外交,最终还是为了国家利益服务。做老大的,就是要刚猛,事情的发展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大唐现在的地位,就是现代的灯塔国一般。不过因为交通和距离的因素,缩小到了东亚的范畴内。

“朕知道了,高昌之事,朝廷欲设安西都护府,侯君集谏言,归还焉耆被高昌掠夺的土地人口及牛羊。自成亲历此战,有何看法?”李世民把话兜了回来,不想再谈半岛三国了。

“陛下,按照臣的意思,焉耆那边,归还牛羊,再拨一点粮食就可以了。土地和人口,大唐也是缺的。尤其是在高昌,那边的人口可不密集啊。”李诚想了想,还是说了真话。

其实李诚心里很明白,李世民同意了侯君集的意见。

“此言明日在大殿上说吧。”李世民露出戏谑的表情,仿佛看见李诚明天在大殿上被群臣集火的场面,好刺激。

“呵呵,臣担心焉耆使者要哭晕在大殿上,臣就不做这个恶人了。”李诚很果断的放弃了抗争,这应该是朝廷上下君臣之间,达成共识的事情。自己一个人,还是算了吧。

李诚再次告辞离开,李世民叹息一声,起身背手在书房里踱步。李诚的建议,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难的是朝廷内部,总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在半岛的问题上。

高句丽不是高昌,完全是两个概念。高句丽很强,这点隋炀帝已经证明过了。朝廷内部,对于高句丽的态度,存在着分歧。历史久有征高句丽之心,却一直没提出来。就是因为反对的力量太大。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魏征。

李世民悠悠叹息一声,现在还不是时机,至少眼下更要紧的事情,不是高句丽。

回到家里的李诚,迎面见着的是崔媛媛,手里拿个本本递过来:“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