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卿,侯君集有详细奏报,劳烦阎卿家念一下。”李世民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房玄龄上前来,接过奏报道:“臣忍不住先睹为快,臣来吧。”
在阎立本哀怨的眼神中,房玄龄接过了奏报,打开后大声念了起来。
在场诸公,多数是懂行的,所以这个过程属实的奏报,很快就引起了惊叹。大军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田城,比预期的速度要快一个月呢。
因为是要给皇帝和诸相看的奏报,侯君集没敢作假,行军的过程中,李诚的作用被详实的写在奏报中。李世民听了不禁微微颔首道:“不想自成还有此能为。”
等到田城一战,又是李诚出来抢戏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晕乎了,这小子真不要脸。不过又不能不承认,这家伙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世民都忍不住抚掌叹息:“勇冠三军!”
接下来奏报,李诚率一千骑兵牵制浮图城的安排,大家都不说话,但心里都在嘀咕。因为奏报上写的是李诚主动请缨,诸相也无话可说。但这帮人都是人精,心里肯定会散发思维。
奏报继续,侯君集先说主线,大军在高昌都城下受挫,转而清扫周边,准备攻城器械。这套路没毛病,最稳健的套路,侯君集用兵老成持重。本来打仗嘛,用兵之道,以正为主。尤其是实力强大的一方,不会主动寻求变化。
接着是派使者往焉耆,邀约一起出兵,合围高昌。焉耆答应了,并且出兵相助。可以说,成功了降低了战争的变数。尽管焉耆是个小国,一直被高昌欺负。但是他的立场很重要,得到焉耆的支持,对于唐军来说后勤压力大大减弱。
利用焉耆的兵力封锁四周,唐军主力稳稳的压过去,结硬寨,打呆仗,这才是求胜之道。都是隋末过来的老臣,怎么会不懂军事呢?现场一片点头赞许,侯君集深谙用兵之道。
但是接下来侯君集画风剧烈变化,三军做好了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