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按照这个要求,斥候负责大军营地的选点,避开早晚的寒冷时。
这个时期的行军和水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营寨的设立,首先就是水源,然后才是其他。原因很简单,人不喝水可不行。这一千多骑兵,没水人和牲口怎么活?
距离浮图城五十里时,斥候返回报信,这是李诚要求的。随行的向导也跟着回来了,向导是汉人在西域的后裔,通汉话,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时候的世界,汉人一直都是最骄傲的民族。为啥呢?很简单,一直都是吊打周边,加之丝绸之路的存在,整个世界都知道,在东方有一个强大的煌煌巨人。
什么是民族自豪感,这就是民族自豪感。你在这片地方跟人说,我是汉人。别人立刻高看一你一眼,这才谈的上自豪感。走到哪都被歧视,谈个淡淡的自豪感呢?
所以唐军来袭,本地汉人踊跃为大军前驱者,还真不是少数。除了高昌王室之外,民间各种带路党出现了,就算不是汉人,也叫嚣着我有一半汉人的血统。
实际上在西域,会汉语本身,就很吃香。来往丝路的西域客商,对翻译要求量可不小。很多胡商,干脆就是个汉语通。
眼前的向导姓叶,眉宇之间多有胡人的痕迹,但见了李诚还是很自豪的抱手拱手:“见过总管,前方五里有水源,乃故汉戍尉耿恭屯田之所。”
耿恭么?李诚肃然起敬!一代名将,节照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