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种逃难之感。大太监在宫门口等着呢,看见李诚他们出来了,指挥人把车马赶过来,装车,走人。
原本想要告状的嬷嬷们,看见这一幕都死心了,别告状不成,被一顿板子打死。
高阳拎着裙子追了出来,宫门口被大太监挡在路中,大太监缓缓行礼:“殿下,佳期将至,不可节外生枝啊。”换成一般的太监,高阳一巴掌就扇过去了,但这位高阳不敢。
“本公主还不如不做公主呢。”高阳发出了为何生在帝王家的哀怨,大太监面无表情,没有说话。站的稳稳的!高阳跺脚之后,转身回去了。
大太监悠悠叹息,回来见李世民,把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别的公主都要学规矩,兕子自幼体弱,学不学都不要紧了。也不必为难那些嬷嬷。”李世民还是通情达理的,但他更心疼女儿。大太监应诺,要退下时,李世民道:“看好高阳,别叫她出宫。闹出事情来,皇家的脸面何存?”
一干宰相被李世民叫来议事,高昌那边很跳,李世民派使者去告诫他,你不要跳哦,朕会揍你的哦。赶紧来长安见朕,有你的好处。高昌王鞠文泰回信称病,表示来不了。
(上犹冀高昌王文泰悔过,复下玺书,示以祸福,片之入朝;文泰竟称疾不至。十二月,壬申,遣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将兵击之。)
这就是所谓的不能不教而诛了,堂堂正正的阳谋,你来不来都是死路一条。来了,幽禁,换个听话的皇帝,不来,大军碾压过去。
一群宰相看到了鞠文泰的回信之后,纷纷表示这厮不服王化,要好好地进行再教育。
大方针定下来了,李世民才表示:“朕拟以侯君集、薛万彻为正副大总管,以李诚为行军总管,李义府为行军司马佐之。诸君以为然否?”
这个安排没太大的问题,大家都看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