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书剑盛唐 > 第四百章 李诚之威

第四百章 李诚之威(1 / 5)

第四百章 李诚之威

李世民给东宫配的班子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过于老成。不是说这有问题,而是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问题凸显。就拿这一次的事件来说吧,李承乾的柔软和老臣们的强硬,导致了一边倒的情况。这就很成问题了!

多数情况下,老臣稳健的应对没有问题,只是缺乏一点机变。偏偏李承乾无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些微调,而是照搬了老臣们的建议,这就很成问题了。至少李世民的初衷不是这样的,他希望看见的是一个必要的时候有个人坚持的太子。

李世民的想法完全没有问题,大唐君主面临的问题,恰恰就是君主意志与大臣和门阀意志之间的较量。没点抗造的能力,根本就压不住下面的臣子和门阀。李承乾的反应,有悖于李世民的初衷。这是李世民用心良苦之所在,可惜李承乾不能领会。

善于纳谏,不等于从谏如流,而是在那么多谏言之中,找到或者归纳出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未必是最符合君王利益的,但一定是符合君王利益的同时,也能让多数人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

政治艺术的集中体现,在于妥协的艺术。历史上类似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失败的案例也很多。这与君王的性格与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这个问题,结果是朝廷必然朝着一个下滑的趋势行进。

唐高宗李治,最初就被群臣压的死死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组合,发展到连皇后人选都要干涉的地步。李治一个人不是对手,拉上武则天,还有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俩为首的臣子,最终干翻了压在头上的两个大臣。

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不会妥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固然做的有点过分,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稳定和平衡朝政有很大的益处。李治没能明白这个道理,导致了武则天专权称帝。这里头固然有武则天能力的因素,李治的决定是主要因素。

李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