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百姓需要普法宣传,提高法律意识。府衙方面,也需要加强官民交流,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身为大宋公民的荣誉感,让百姓心甘情愿缴税服役。
王雱把这意思揉吧揉吧给包拯讲完了,建议包拯这个铁面无私的断案高手整理一下平生所见之事,出本普法教育读本,树立包青天模范形象,让地方父母官效仿。如果嫌麻烦的话,也可以提供材料,由他来执笔完成,保证如实创作、绝不掺假!
当然,民间会有什么衍生创作,那就和王雱没关系了,都是民间艺人们瞎捣鼓的,不关他的事!
但凡文人出身,哪有不爱名的?哪怕是刚正不阿如包拯,也希望能名留青史。只是这样一本书由自己来写自然是不合适的,未免有自吹自擂之嫌,所以还是让王雱来写最适合——包拯也读过王雱父子俩出的那两本普法读本,知晓王雱有那能耐把《包青天传》写好。
包拯颔首应允:“那就由你代劳了。”
王雱讨到包拯授权,马上开始收集素材,先和包拯确定创作大纲,然后跑去开封府存档的地方找案子宗卷。不管什么案子对王雱来说都不重要,他有足够的技巧突出包拯的光辉形象,顺便把本来就被自己祸害过的司法领域祸害个彻底。
在包拯反应过来之前,王雱还塞了几个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给方洪,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们传播开去,尤其是要突出包拯的经典形象:黑黑脸上弯月牙,铁面无私断奇案!
对于宣传这一块,方洪已经不需要王雱提点,拿了故事就走。
没过几天,包拯发现不少人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有的盯着他的脸看,有的盯着他的额头看。包拯平时不苟言笑,上前调侃他的人极少,直至有一天他小孙子天真无邪地跑他跟前问:“爷爷你的月牙儿怎么不见了?”包拯才发现自己有了个奇特的形象!
...
包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