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勒胡马 > 第九章、天下乃可觊觎

第九章、天下乃可觊觎(5 / 6)

不知兵,焉有将二十万众而独围一城的道理啊?!”

随即颁诏,要刘粲速归平阳,亲身前来谢罪。

乔泰急忙奏禀说:“晋人既入河东,或将北上以犯平阳,是故皇太子殿下驻军临汾、绛邑之间,筑垒守备,不敢骤归。臣行前,殿下即执臣手,垂泣道:‘我经此大败,安有面目还朝,复见君父?今当于此地以待晋寇,即死,不使晋寇兵临平阳,危害国家也。卿可归奏天子,我若战死,乃请别择储君——河间王(指刘聪次子刘易)聪明年长,可付后任;倘若臣能挫败晋寇,稍赎罪愆,然后返归平阳,向君父请罪不迟。’”

这一番话是刘粲兄弟、君臣之间,商量了很久之后得出的结果。众人都说殿下您可不能轻率地返回平阳去,如今刘曜执政,则殿下若归平阳,无异于羊入虎口,恐怕性命难全啊。咱们暂时屯扎在都外,对于刘曜也是一个制约,则其必不敢肆意妄行,更不敢谋害天子了……

可是就怕天子受了刘曜的挟持,会下诏命殿下还朝,那就必须得如此这般说法……这段话虽短,却包含了两重含义:其一,我信不过刘曜,自然是不会轻易还朝的,因而借口阻挡晋人的进攻,暂驻都外;其二,我仍然是国家储君,还请天子与雍王都不要忘记——既云“我若战死,乃请别择储君”,言下之意,当然是说我只要还活着,那这位子就谁都别想摇动!

国家易储,本为大事,哪怕天子都很难一言而决。但若刘聪真跟刘曜是一条心,或者坚持下诏,命刘粲还朝,或者干脆我这就剥夺你皇太子的位置,别择贤儿,可以先在群臣面前表这么一个态度。当然啦,儿子和从兄弟相比,刘聪更倾向于哪个,根本无须动问……

故此刘聪在听了乔泰转述的刘粲之语后,表面上仍然是气哼哼的,把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却最终不但允准了刘粲暂不归朝的请求,且也不提易储之事,甚至于连刘粲“大丞相”的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