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作困兽之斗,相比起来,宕昌羌的复仇愿望还没有强烈到宁肯跟对方同归于尽的地步,自然便会落在下风。倘若没有官军压阵,只有这三四千宕昌羌的话,恐怕杨难敌早就发动决死反击,把两倍于己的羌兵彻底赶下山去了吧。
更何况,若再加上堡寨中幸存的老弱妇孺,数量反倒是羌人的两倍有余。
熊悌之反复恳求,甄随沉吟不语。
他在琢磨什么呢?甄随心道,这事儿倒是我想左了,倘若大都督或者裴长史在,肯定乐见宕昌羌和仇池氐拼个两败俱伤,最好是杨难敌授首,而梁懃也变成了光杆司令,大军便可在攻下仇池后,继进以平宕昌……不过如今我已跟梁氏联了姻,就必须得为“大舅子”考虑了,倘若他两手空空,去投大都督,大都督未必重视,而梁司徒甚至有可能压根儿就不认这门同族亲眷,则我娶其从妹,所获甚少啊,太不划算了。
原本只想让梁懃立下斩杀杨难敌之功,不过看情况,这家伙肩不起如此重任来,那么与其让他跟这儿把主力拼光,还不如我伸手帮上一把……老熊无形之间,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台阶下,好吧,那你去吧。
熊悌之得了甄随的首肯,抖擞精神,当即挑选精兵,前去替换下羌卒,攻打氐寨。他这两天在山下倒也没有闲着,反复审讯俘虏,因而被活活打死的都不下十人,早就对这核心堡寨的内部情况,了若指掌。计划既然周详,官军的素质又非氐卒甚至是氐民可比,他这一上阵,形势便瞬间改观。
但即便如此,也花费了整整两天时间,才终于杀入寨中,氐卒多数战死,氐民全都跪地求饶,最后裴军和羌兵将杨难敌与其亲信百余人直逼到崖边。熊悌之爬上寨顶,高声呼唤,要杨难敌投降——“如今我不必再攻,只一轮箭,汝等便无一人可以得生,何如弃械而降?大都督向来仁厚,即便必要斩汝,应当只及本族,未必会害了这些依附的氐人。汝一世称雄,既蹈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