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方便安稳,因此多年前冬逢祖上便被封为此地之君,大致
类似于汉爵中的乡侯一级,只不过称为君,不称侯。
黄权还是不能放心,于是对二人说道:“时日不可误,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意将兵马分作三队,依次而行,以防不测!二位以为如何?”
黄忠知道黄权对益州风土人情了解的远比自己更加清楚,于是同意道:“将军此举谨慎妥当,黄忠愿为前部!若那高定、冬逢胆敢轻举妄动,且看黄忠如何取其性命!”
黄权官位虽然比黄忠高,但年纪却比黄忠小了太多,一个正当壮年,一个已经五十多岁,年近花甲。
黄权连声道:“岂能让汉升将军先行!前路情势难料,权自当走先!烦请汉升将军随后!”
此前灵关道之战,黄权便没有让黄忠出手,而是派了吴懿击破狼路所部。黄忠虽然不说,但心中却是不甚高兴。
“将军这是何话!自出兵以来,黄某屡屡在后,此番定要先行!若将军实在看不起黄某,黄某告老便是!”说罢便要拔腿出帐。
黄权连忙上前将黄忠拉住。
“汉升将军息怒!权岂敢轻视将军?既然如此,那便请将军先行如何?”黄权这时才意识到自己或许犯了一个错误——整个西路兵马之中,只有黄忠一个人不是出自蜀中!其余诸将都是蜀人,如吴懿、张翼、马齐等等都是蜀将。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为黄忠年纪大便不让其上
阵,很容易给黄忠造成一个排外的印象,那可就不好了!
黄权并没有亲眼见过黄忠的本事,只是看到黄忠年近花甲,出于敬重,因此也不敢随意对黄忠施加命令,这才导致了起兵两月有余,而黄忠未经一战!
现在黄忠坚持要走前面,又听出黄忠话中不满之意,黄权立刻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赶紧答应了下来。
不过黄权虽然答应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