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掩耳盗铃,但这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先占据程序上的正义,其余的便是成王败寇了,胜利者说了算。雍茂为自己兄长献策正名之后,又否决了雍恺先出兵朱提的计划,反而建议道:“如今我等已据有益州、牂牁、越嶲三郡,独永昌不附!当先威服西南,安定后方,然后北图,如期不然,则有拽踵之忧也!
”
江州刘征这边只知道南中叛乱,但实际上最西南的永昌郡其实并没有叛乱,只是因为雍恺等人益州、牂牁、越嶲三郡完全阻绝了消息,永昌郡孤悬于外,所有人都误以为永昌也跟着叛乱了。
汉之永昌郡,自今云南大理、无量山,西南直至临沧、保山以至于缅甸密支那。以《后汉书》载记,在“洛阳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
郡治所名曰不韦,即今云南保山市隆阳区。
不韦之名,得之于昔秦丞相吕不韦。“初,秦徙吕不韦子弟宗族於蜀。汉武帝时,开西南夷,置郡县,徙吕氏以充之,因曰不韦县。”
吕不韦宗族子弟先是被流放到蜀中,后来被汉武帝又迁到了永昌,当时相当于是弃民,但恐怕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没有想到,数百年后,吕不韦的后人却出了个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正是现任永昌郡功曹吕凯虑季平!自音信阻隔之后,永昌与内地完全失去了联系,甚至连太守死了,也不得以任命,恰巧雍恺等人作乱南中,在南中各郡县望风披靡,纷纷跟随叛乱之时,吕凯站了出来,决意闭境相拒,又说动郡丞王伉,
同心抗敌。因此,永昌实际上还是没有落入雍恺的手中。
吕凯与王伉在永昌恩信内著,在二人的带领下,永昌郡民都纷纷立意以抗雍恺,由是雍恺始终不得拥据南中全境。雍茂对此如鲠在喉,永昌不附,对雍氏来说,始终是个隐患,毕竟南中四郡之中,永昌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