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都收归了中央。
而且还有更绝的,那就是“推恩”,连诸王仅剩的土地和爵位也要不断分给子嗣,这就是为什么身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却成了一个织席贩履的庶民。
土地越分越小,王国子嗣江河日下,甚至到后来有的人连给宗庙的供奉都出不起,以至于直接除去爵位。
自景帝、武帝以来对诸王的各项举措,当然是有其好处的。这些举措加强了中央的权利,也甩脱了诸王尾大不掉之势,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然有利。
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困境,那就是当中央朝廷受到威胁的时候,再没有诸王能够挺身而出。
想汉初,吕氏作乱也不得不忌惮齐王之威,后来朱虚侯刘章也在平吕之乱中大显身手。而七国之乱时中,如果没有梁王的拼死抵挡,恐怕也要改天换地。
再如近世,外戚、宦官擅权,无人敢出来作声。如果是汉初诸王时代,这些外戚、宦官恐怕也只能得到吕氏一样的下场。
更有甚者,黄巾之乱,诸多王国子嗣竟然死于乱贼之手,刘征之父便是在此乱之中丧命。
朝廷风雨飘摇近二十年,却没有一个王国能够站出来扶危社稷,这也是大肆削除诸王权利的弊端。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许靖的提议,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王谋也出来对刘征拱手说道:“文休先生所言甚是!方今之世,乱臣窃命,皇命不出,正是诸王用力之时。汉王若欲扶危社稷,正可复行汉初诸王之制!以此统率三军,署置百官,使州郡得治,万民得安!”
刘征当然知道复行汉初诸王制是什么意思,其实即便是不复行汉初诸王制,其实刘征也一样有办法管理好文武百官。
不过没有这项制度的施行,在名分上还真是有些麻烦。
比如荀彧、陈群等人,早在长安之时就已经是中朝重臣,但是跟着刘征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