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鼓书艺人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9 / 10)

良,”这人说,“就是您刚才看过的这出戏的作者。”

宝庆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孟先生,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大哥方宝森,这是我女儿秀莲,您的戏可真了不起。”作家笑了起来。“老婆总是人家的好。”他老老实实地说,“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写的不能算坏,不过写剧本是件头痛的事。一般人都不了解写剧本有多困难。反反复复排练,甭提多烦人,要对观众的胃口,也是件绞脑汁的事。当然罗,剧本是有效的宣传工具。不过现在是抗战期间,穷得要命,要象模象样地演上一出戏,拿不出钱来。您是知道的。场子要出钱,租金又那么高。我们演戏给这儿的人看,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可是怎么深入农村?那儿没戏园子。就是有,布景道具也搬不去。”

他摇晃着瘦削的脸。

“唔,唔,话剧局限性很大,不过您唱的大鼓书,倒真是个好门道,搞起宣传来再好不过。我真佩服。您凭一副嗓子,一个琴师和一段好鼓词,就能干起来。您可以在江边串茶馆,爱上哪儿就上哪儿。您演的是独角戏,但唱出的是千百万人的声音。您把观众吸引住了,记得吗?大家一动也不动,都动了心。”他那皮包骨的手指指着宝庆,“朋友,国家需要您。

您的艺术效果最大,花钱最少。明白我的意思吗?”

孟先生一下子把话打住了。他站下来,看着宝庆,手插在西装口袋里。

宝庆笑了又笑,心里高兴极了。不是替自己,是替他的大鼓书高兴,也是因为这么个有学问的人,也承认它的重要。“您明白我的意思吗?”剧作家接着往下说,又走了起来。“您得有新的鼓词。您得有适合抗战的现代题材。您和您的闺女都需要新题材。”他看着秀莲:“秀莲小姐,您一定得学习新题材。刚才听众对您唱的书不感兴趣,您伤心得哭了。别难过,唱人民需要的东西,他们就会象欢迎您爸爸那样欢迎您。”

“上哪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