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之后的丧事,还有善后,定都是由夫人办理。”明兰小心推敲着当时的情形,越想越合理,“出事时,余家又愧又惭,必不敢细问。”
常嬷嬷渐渐抓住重点了,随着明兰的思,缓缓接下去道:“然而,最近却有人与余家说,其实这事烨哥儿并不清楚,若是好好遮掩,不定能含糊过去。”
至于那人是谁,她们俩都心知肚明。
明兰缓缓坐到常嬷嬷面前,微笑道:“不但如此,那人还许诺种种好处。余大人仕途不顺,余阁老却日不多了,倘若能过继一在余氏名下,那孩必得认余家为外祖,将来兴许还有沾光助力的机会。”而这些种种,余家其余人是不知的。
“……这不是诈人么!”过了半响,常嬷嬷才回过神来,“骗得了一时,也骗不了一世呀。待哥儿回来,不都穿帮了?”
“余家,本就只是一枚棋。”明兰的笑容有些冷,“一旦我松了口,由着他们到外头吵吵去,说是已得了顾家的应承,典仪以后再办,先紧着给余阁老冲喜,余家办上几桌酒水,叫昌哥儿人前人后拜见一番,弄它个木已成舟,倒霉的不过是余家和侯爷。”
到时,顾廷烨的难堪可想而知,不但年少时的轻狂要被重新提出来羞辱一番(搞不好还有言官来凑热闹),还有承嗣难题,除非他狠下心除了那孩,不然真是后患无穷。
至于余大夫妇,就像康姨妈一样,一旦利用完了,那人又怎会管他们死活呢?
常嬷嬷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好毒计!”
她呆了半响,正待问明兰该如何对策,却见她怔怔的仰头出神,不由得出言相询。
“这件事,巩姨娘大约也是知道的罢。”明兰抬头凝思。
当初,余家陪嫁过来的人手,早已撵的撵,卖的卖,或发还给余家,只有红绡留着;她自小陪在余氏身边,应当一清二楚。到如今,明兰才终于明白,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