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第152章 宅斗的老师

第152章 宅斗的老师(2 / 12)

半响,颓然坐倒在椅中,不再抗辩。

这般的判若转折,其实内情毫不稀奇,不消明兰打听,四房就自己漏风出来了。

话说顾廷炳被判了流徙,但同样的千里,向北和向西相差甚远,京城向北千里就是口外,那里不但冰天雪地,人情荒旷,还时不时有羯奴侵扰进犯;别说想过好日了,能全须全尾的回家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而向西千却不同了。自打武皇帝平定努尔干都司,晋中及汾原基本肃清安宁,加上朝廷几十年经营,初见成效,开垦良田,屯兵戍边,便是再往西也有了不少村庄和县城;除了娱乐业差了些之外(青楼女性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十五周岁以上),其余俱可。

除了少数几个明旨宣判流放地点的(倒霉的林冲同志),其余从轻发落的人犯还是有商量的余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每年朝廷判流徙刑徒下来,刑部和有司衙门就会生意大好,热闹的险些叫人挤破门槛(好单位呀好单位)。

顾廷煊是个厚道的兄长,这些日他提着银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叫顾廷炳一走的舒服些,可卸枷锁,可坐车马,还可带两个家仆随行,且目的地是个较平的西北小镇,不用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眼看疏通的差不多了,谁知忽然出了岔。

当初逆王牵连颇广,好些世家大族都多少有些牵扯,其中不乏与顾家犯事相似的,属于半轻不重,巴结以上,串连未满,从逆不至于;家门还有些势力人脉,一番奔走疏通中,就把顾家给扯出来了。

请问古代什么罪最重?通敌卖国(叛国罪)和谋反(意图颠覆国家)。

一般来说古代阶级森严的社会,倘若你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权力中心,背景硬有底气,稍微强抢个把民女,纵马践踏民田,甚至贪污**几下,这些都好说,至多不过是伸头一刀,抄家没眷那是到顶了(遇上皇亲国戚,这一项就免了)。

只有上面那两条,一旦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