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成竹丝那么细,然后再编出来的。”这样编出来的毡席,才会柔软洁白如棉缎。
常胡氏倒吸一口凉气,眼露艳羡之色,呼道:“我的黄天祖宗,这要多少功夫呀!该多少金贵呀,怪道这么摸着这么滑溜两块,哎呀,咱们平头姓家就这福气用上了……”
这明兰倒没法谦虚,古代不是商社会,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因为皇权社会中,真正最好的上都是御贡的,是由宫廷专门的作坊工匠制作的。
自打渐入夏来,宫里不断赏赐的避暑物,好些东西明兰以前见都没见过,像这竹丝凉毡席,要不是怕竹制放久了要发霉,明兰都想把东**进库房里去。
常嬷嬷眉头都打结了,回头横了儿媳一眼,成功的制止了常胡氏的喋喋不休,明兰倒没什么,随了几句后,便转而和常嬷嬷说话:“……听说嬷嬷如今住在猫耳胡同,不知宅可住得?进出途方便不?”
常嬷嬷满脸的皱纹柔了下来:“多亏了烨哥儿,宅很好,前后有两院两进,别说是我们孤儿寡母四个,就是将来年哥儿讨了媳妇生儿育女了,也够住了。两边的邻居也是规矩的好人家,胡同前后都通着大,不计马车还是轿,都容易来去的。”
“那就好,老爷和我也放心了……”
明兰拈起青瓷盘里的一枚鲜艳的果,微笑着正要说下去,谁知常胡氏又插嘴道:“也不都是好的,位置到底偏了些,地方也冷清了些,要给年哥儿买些笔墨书簿,或是给燕添些新衣裳,都得赶上半天,要是能……”
“住口。”常嬷嬷脸色开始难看了,把茶杯在几上重重一顿,“说什么胡话呢!”
常胡氏立刻噤口,明兰很好奇的看过去,只见她虽闭上了嘴,但却也没什么羞恼的意思,似是皮厚脸粗,很习惯被婆婆斥责了,并不怎么怕被当众下脸的样;还若无其事的吃起点心果来。
常嬷嬷瞪完了儿媳,才转头向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