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的意思来,她似又不愿自轻自贱,是以,性下午来。
这位老人很守等级规矩,却也很骄傲。
大约未时二刻左右,明兰午睡醒来洗过脸,正在梳妆时,外头有人来报:常嬷嬷一家四口来了。明兰立刻让小翠袖去蔻香苑教蓉姐儿,自己穿戴妥当后,便到小花厅去等着;过不多久,廖勇家的就领人进厅了。
只见当头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身着一件镶两指宽黑绒边的暗青无纹锦缎褙,团团一张满是皱纹的面孔,不言不笑的;后头跟着一个四旬不到的妇人,一身铁锈红的薄缎暗团纹的长袄,再后头是一对小儿女,穿杏黄绣遍地缠枝花小袄的女孩大约十五六岁大,一旁的男孩看着才十岁出头,浅色素净的小小儒生长袍。
这身打扮明兰很眼熟,家中的长栋小弟也惯常这么一身,然则料刺绣则上乘的多了。
明兰缓缓起身,笑着上前给常嬷嬷福了福:“嬷嬷来了,我可盼着好久了,老爷不知多少次提起嬷嬷呢。”
常嬷嬷微微侧身,避开了明兰的见礼,同时弯了膝盖,给明兰行了个正经的福礼,端肃道:“老婆见过夫人。”
一边说,她一边也在打量明兰,只见眼前的少年夫人正当韶龄,一身浅紫云纹折枝莲花样的纱袄,头上发髻挽了倭堕髻,简单簪了只羊脂白玉莲花头的如意簪,如晨间初凝的露珠,清艳明媚,不可方物,言笑间,态和气温雅,眼神善意清亮,气质高洁。
甫一见面,常嬷嬷便不由得暗暗点头。
她微转身,指着身后的人道:“这是我儿媳,娘家姓胡。”那中年妇人低着头,上前给明兰屈膝行礼,明兰微笑着还了半礼:“常嫂好。”
“夫人安好。”常胡氏微抬起头,她生的还算有几分姿色,只是皮色微黑,且老垂着嘴角,显得一脸苦相,她张嘴就讨好,满脸堆笑道,“早惦记着要来见夫人了,都说夫人是仙女托的生,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