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怎么生活,又上那儿去找快乐。”
“我现在求一官半职并非难事……”
“慢来,你要去做官是做满清的官。”
“香君!你知道我已经是箭在弦上了,想不做官都不行,即使我想回家去种田,清廷也不会放过我的,香君,我知道你不同意我做官,但我要活下去。”
“活下去并不难,要做官也不难,只是不必做清人的官,郑成功在福建……”
“我知道,玉京说过了,他派了柳麻子来。”
“听说延平对你很激赏,你到那儿去必不亏待你的。”
“他那儿需要的是谋士,我不是这分材料。”
“你是什么材料。”
“做官的材料。”
“啊!侯相公,你一定要做清朝的官。”
“香君!我看过很多举义的人,但没有一个成功的人,郑成功虽然目前还能撑着,但是他一定会失败的,因为他还是打着复明的旗号,朱家给老百姓的印象太坏了,民心已失,怎么能成事呢?”
“那我俩只有做顺民了?”
“目前看来是这样最好,但我绝不会是心甘情愿地做顺民,我以为保全无气,保全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把民族的思想,把复国的意念传下去,传到下一代去,等候时机,等待外来的侵略者,在安逸中衰弱下去,我们再起来推翻他们,就像明朝初年赶走蒙古人一样的。”
“那要等多久,等到什么时候。”
“不管等多久,这才是一个万全之计,每一次举义,把大批的精英人才召集了,然后是壮烈的牺牲,那实在是件可惜而痛心的事。”
“可是这些牺牲却能激励人心,唤起国魂。”
“目前有很多壮烈的故事了,人心也激动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