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跟贵妃生下我们的子嗣,所以,朕绝对是死不了的!”“瞻基!”若微恼了,她面色微红紧咬着嘴唇,眼中似有泪光闪过。
“好了好了!”朱瞻基收敛了笑容,将她搂在怀里像是哄孩子一般说道:“难道忘了李景隆了吗?”今日在乾清宫内堂当朱瞻基刚刚表示要御驾亲征的时候,众臣也是齐声反对,只有杨荣一人支持,事奉三朝又得永乐皇帝朱棣十分宠幸的权臣杨荣此时惜字如金,开口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诸位同僚莫要忘了李景隆!”只此一句胜过千言。
三十年前,朱瞻基的祖父燕王朱棣起兵夺位,当时,从大明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手中承继帝业的建文皇帝朱允文踌躇再三之后,派功臣之子李景隆率领大军出击结果惨败,建文帝也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失掉了皇位。
就是因为李景隆的威望难以与功勋卓着的燕王相及,所以寡助,招至败局。
“皇上圣意已决了吗?”若微倚在朱瞻基的胸口轻声问道。
“是。古往今来这皇位得来不外乎两种,一是身逢乱世,自己披荆斩棘、推翻前朝帝统争来的;二则是从祖宗那里承继来的。开国之君必令天下臣服、四夷仰视。而承继祖位的天子初登大宝没有寸功与德望,百姓们都以为这样的天子不过是承先祖之阴德,是守成之君。朕应当感谢叔王,是他为朕送来这样一个建功立业、威慑群臣、总揽民心的好机会。”虽然是在后宫宠妃的寝室内,但是这番话,他说得慷慨激昂如同将士们在出征前的铮铮誓言。
若微思忖之后方才开口,此时神色已经渐渐明朗起来,“皇上此举不是为了自己,皇上是为了父皇。”“若微!”朱瞻基唇边含笑,目光中尽是柔情,“好啊,朝中有杨荣、夏原吉肝胆相照,后宫有你知己相伴,朕这一生真是无憾了!”若微又一次猜中了他的心思。
汉王曾经带给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多少屈辱与难堪,那么多年的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