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投入,十三四岁少年们全紧张的手心里冒了汗,盯着四十几个斯诺克的红球满桌飞。这样的准度已经不是这些少年能企及的了。
第四十九个。
硝子刚拿起一个红球,被一直沉默观看的李清严接了过去。
李清严看他:“指定袋口,有问题吗?”
林亦扬毫不在意:“随意。”
李清严摆上了三颗球:1白球、1红球、1黑球。
像是一场比赛片段的还原。
“这是你赢过的?”林亦扬问。
“不,”李清严说,“威尔士公开赛丢的球,三天前。”
林亦扬绕着球桌走了两步,又问了一句:“当时你要进哪个袋?”
“中袋。”可惜失败了。
林亦扬点头,在俯身的一秒做了判断。他球杆架在左手上,慢慢地瞄准、出杆。
一声轻响,白球击中红球。
在场所有人都认为林亦扬的这一杆会把红球打向中袋,可红球竟然飞向了底袋。
出其不意的一击,极难的角度。
但是,球进了。
在红球入袋后,林亦扬顺手把黑球也打入球袋。
李清严盯着球桌,在片刻的思考后,率先鼓掌致意。
当时李清严在赛场上也想过这个方案,但太冒险了,他选择了更保守的中袋路线,可惜失误了。没想到,几天后在纽约的这个酒店里,面前的这个男人完美解了这一个局。
加上最后的一颗黑球,整整50个球,全部入袋。
没有一个失误。
北城的这些少年们心服了,口也服了,纷纷报以掌声致敬。不管这个男人是什么项目出身,他的准度毫无疑问是最高水准,职业水准。
他的身份、背景和参赛经历是什么?他到底从哪里来的?
太多的疑问,充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