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要把金针度与人 > 哲学类(2)

哲学类(2)(10 / 12)

说墨子和孔子是同时人,或者稍后;孙诒让说墨子比孔子还早。

墨子是热心救世的人。班固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住的地方,烟囱还没熏黑,就跑去救世去了。

墨家的救世,比起儒家来,动人得多。孟子一方面明知"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一方面却血口喷人,骂墨子"是禽兽也"。这未免大不公道,也太伪君子了。儒家高高在上,以不耕而食为君子,以学稼为小人,一心要"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生活起居,都要乘舆代步、从者众多的大排场,这样的救世者,比起"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墨家来,是应该脸红的。孟子不但不脸红,竟还骂墨子是禽兽。这又算什么呢?

墨家的门徒很多,但他们过的,不是"有酒食,先生撰"的生活,而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的苦行生活。他们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群人物,他们比起儒家的门徒来,后来是没落了。这种没落,是中国真人的没落。

公孙龙:《公孙龙子》

公孙龙(约前三二五~约前二五○),战国后期赵国人(《史记》中有两位公孙龙,一位是孔丘学生,是春秋时人;一位是孔丘六世孙孔穿时代的思想家,是战国时人)。他在公元前二人四年,曾到燕国游说,劝燕昭王别打仗;后来在赵国平原君家作客二十多年,见过赵惠王、邹衍、孔穿。他是战国时代的雄辩家,辩论比赛的结果,总是"孔穿不应"、"子高弗应",谁也赢不了他。虽然赢不了,可是大家不服,所以《庄子》说:"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民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尤)也。"

公孙龙是中国思想中的彗星。中国思想,最薄弱的是逻辑,在思想方法上,常常气壮而不理直,推理推了半天,结果把理推到一边去了。这时候公孙龙出来,用逻辑方法,把一般的比喻,来了一番使人吃惊的新解,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