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巨流河 > 第10节 雷、马、屏、峨

第10节 雷、马、屏、峨(2 / 3)

家发现了新山峰的狂喜。

我读不懂他的狂喜。炸弹正在我的世界四面落下,落弹的呼啸和迸发的火海,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将我困在川西这座三江汇合的山城里。如今连这里也没有安全了。我不懂他怎么能与朋友“发现”了新的诗体,由天黑读到天亮,黎明时,在星光下步行三英里回到寄居的小楼,一口气写了这十四行不朽的喜悦,托快邮送到朋友眼前……。自从这首诗后,他五年间用尽了一生的才华,二十六岁呕血而死。

五年,对我是很长的时间,二十六岁也尚遥远,而我过了今天不知明天是什么样子?爸爸信中说在他“有生之年”必能找到我,他今年四十六岁,“有生之年”是什么意思?我心中有不祥之感。

朱老师再上课时,对我们的处境一字不提,开始进入第二首济慈诗,《夜莺颂)的讲解。他说,世人读过雪莱的(云雀之歌)再读这《夜莺颂),可以看到浪漫时期的两种面貌,以后你读得愈多愈不敢给Romanticism一个简单的“浪漫”之名。济慈八岁时父亲坠马死,十四岁时母亲肺病死,二十四岁时,在病重的弟弟病榻旁,面对渐逝的生命,悲伤无助,尝试在艺术中寻求逃离人生之苦,遂构思此诗。在温柔之夜听夜莺之歌,如饮鸩毒而沉迷,如尝美酒而陶醉,然而夜莺必不知道人间疾苦:"Here,Wheremensitandheareachothergroan"(这里,我们对坐悲叹的世界)。诗人坐在花果树丛,“在黯黑的浓郁芳香中倾听,在夜莺倾泻心灵欢欣的歌声中,迎向富足的死亡,化为草泥。”

阅读和背诵这首《夜莺颂》都不是容易的事,济慈的心思出入于生死之间,诗句长,意象幽深丰富。棺校之下,读雪莱金舌雀之歌)则似儿歌般的轻快了。此诗之后,又读三首济慈小诗,《惧诗未尽而死亡已至》另1首,《为何欢笑)和《星辰啊,愿我如你恒在)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