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梦魇 > 五详红楼梦(1)

五详红楼梦(1)(8 / 30)

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初名"石头记",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记录。所以那篇楔子是一直就有的。楔子前的这段作者自述却与楔子冲突──楔子里这部书没有作者,是凭空出现,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节当是隔了个时期添写的,此后发觉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释:是将真事隐去,所以"借通灵(玉)──即石头──之说"自譬。加解释的时候,已经添写了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趁此说明二人命名由来。畸笏把这篇自述收入"凡例"内,大概就是为了隔离作者自述与楔子,因为一旦隔开了,楔子是作者所著小说的一部份,楔子内此书出现的奇迹当然是虚构的,不必另加解释,因此删去"借通灵之说"这句,成为:"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甲戌本)

甄士隐梦游太虚,"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始有太虚幻境,因此是收并"风月宝鉴"后才加了甄士隐贾雨村二人。

第一个早本没有第一、二回,只有楔子;写贾家不似今本自黛玉来京写起,而先写湘云幼年长住贾家。今本自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上引渡到雨村送黛玉进京。第一个早本显然是从贾家的观点写黛玉入京,没有另起炉灶写江南那边。

"四详"分析第二回介绍三姊妹一段的改写经过,加了"因史太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读书"这两句,才删去贾政将迎春"抚为己女"句,因为不复需要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此后又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当然是因为有了宁府──以至于侄孙女也归入"孙女"之列。因此是先加贾赦夫妇,后加宁府。

甄宝玉家出现在下列诸回,各回定稿年份如下:

第二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一七五四本特征)

第七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

第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