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梦魇 > 红楼梦未完(1)

红楼梦未完(1)(6 / 17)

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晴雯是不甘心受环境拘束的,处处托大,不守女奴的本份,而是个典型的女孩子,可以是任何时代的。宝玉这样自矜我二人之为人,在续书中竟说:晴雯到底是个丫头,也没有什么大好处。(第一○四回)

黛玉抽签抽着芙蓉花,而晴雯封芙蓉花神,芙蓉诔又兼挽黛玉。怡红院的海棠死了,宝玉认为是晴雯死的预兆。海棠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缠足正是为了造成扶病的姿势。写晴雯缠足,已经隐隐约约,黛玉更娇弱,但是她不可能缠足,也不会写她缠足。缠足究竟还是有时间性。写黛玉,就连面貌也几乎纯是神情,唯一具体的是薄面含嗔的薄面二字。通身没有一点细节,只是一种姿态,一个声音。

俞平伯根据百廿回抄本校正别的脂本,第七十九回有一句抄错为好影妙事,原文是如影纱事,纱窗后朦胧的人影与情事。作者这种地方深得浪漫主义文艺的窍诀。

所以我第一次读到后四十回黛玉穿著水红花袄,头上插著赤金扁簪,(第八十九回)非常刺目。那是一种石印的程甲本,他本甲乙都作月白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金簪同,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真如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

百廿回抄本本来没有这一段描写,是夹行添补的。俞平伯分析这抄本,所改与程乙本相同,后四十回的原底大概比程高本早。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有影印本,我看了,后四十回中有十四回未加涂改,不是誊清就是照抄。如果是由乙本抄配,旧本只有三分之二,但是所有的重要场面与对白都在这里。

旧本虽简,并不是完全不写服装,只不提黛玉的,过生日也只说她略换了几件新鲜衣服,打扮得如同嫦娥下界,倒符合原著精神。宝玉出家后的大红猩猩毡斗篷很受批评,还这样阔气。将旧本与甲乙本一对,猩猩毡三字原来是甲本加的。旧本船头微微雪影里面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