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与徐寞和碧瑶相见恨晚,他们可爱的大孩子小文,赚去了我的心,另一个因为太小,比较无法沟通。碧瑶说得一口西班牙文,初来哥国时住在没有水电的农场上,那种苦日子一样承受了下来。而今相夫教子,过得怡然本分,说起农场和将来,亦是深爱她自己选择的人生,这一点,便是敬她。
三日相聚,倒有两日是碧瑶煮菜包饺子给米夏与我吃。徐家的朋友们,个个友爱,更可贵的是彼此谈得来,性向相近,都是淡泊的人。
本是没有什么离情的异乡,因为每一个人的友谊,使我一再想回哥斯达黎加。
异乡人
在我的旅程中,哥国是来休息的一站,便真的放松了自己。有时就坐在公园内看人。
一个卖爆米花的潦倒中年人,掮了一个大袋子,就在公园里一个人一个人的去兜。默默的看他跑了三四圈,竟没有一笔小生意成交。
最后他坐到我身边的长椅子上来,头低垂着,也不去卖了。
“你怎么不卖给我呢?”我笑着问他。
他吃了一惊,抬起头来,马上打开了袋子,拿出纸口袋来,问我要几块钱一包的。
我不忙接米花,问他今日卖了多少。他突然眼睛湿湿的,说生意不好做。
原来是古巴出来的难民,太太孩子都留在那儿,只等他在异乡有了发展去接他们。
“卖了几个月的爆米花,自己都三餐不济,只想等到签证去美国,可是美国没有一个人可以担保入境,有些早来的古巴人在这里已经等了三年了,而我——”
我静静的听着他,看他擦泪又擦泪,那流不干的眼泪里包含了多少无奈、辛酸和乡愁——。
“这包米花送给您,在这个异乡从来没有人跟我讲讲心里的话,说出来也好过些了,请您收下吧!”
他交给我一个小包包,站起来慢慢的走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