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奇特外形,堪称天然的防炸工事。
二号高地的山顶面积很小,不到300平方,直径也就几十米,几十颗航空炮弹从2000米的高空中掉下来,在风速和惯性的带动下,那怕是再牛逼的投弹手,散布直径少说也有大几百米。
其中还有一颗,瞄准的是二号高地,可是却掉落在了四五百米外的独立团阵地边缘,就足以说明情况。
散布面积如此之大,要想命中一个30米的目标,谈何容易!
如果是在大规模战斗中,这几百米的误差,当然可以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要想精确打击,就有点不尽如人意了。
再者,这里四面都是山坡,尤其前面和右侧的坡度,已经超过了五十度。
就算哪几颗航空炮弹运气比较好,砸在了山坡上,也会被斜坡卸掉大部分威能,效果也会大大降低,对山体的整体性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刑风在反斜面山坡上布置的射击阵地,更是可以有效避开其他三面投下的航空炸弹。
在如此多重因素的结合下,于是就诞生了这神奇的一幕!
至于怎么增加命中率,其实日军的飞行员都懂,那就是采取轰炸机降低高度,俯冲投弹的方式进行轰炸。
不过,第一次投弹一发未中的这队日军飞机,在这个机枪打飞机还没出现的中国战区,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采用俯冲轰炸这种费事的方式,而是狂妄的使用了以往惯用的方式——
战斗机俯冲扫射!
居高临下,再加上俯冲的速度,战斗力上的航空机枪,俯冲扫射往往能对地面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在空中绕了一圈之后,天空中的日军飞机编队分成了两路,轰炸机继续高空盘旋,而战斗机则从二号高地的后方,也就是反斜面对应的远方天空,开始降低高度俯冲而来。
躲在散兵坑中间的刑风,看到12架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