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逃走了!
什么战术机动规避动作,什么红外引导假目标,什么干扰雷达,统统都是个屁。
估计苏联飞行员点了根烟,缓缓的推了推油门,吐了个烟圈,淡淡的说道:你们真的好烦。
why?空空导弹都追不上?
这不是眼花,也不是夸张,当时这一幕的出现,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当然,3.2马赫的恐怖速度,同样会造成空气与机体强烈摩擦,机身温度会达到300摄氏度以上,而当时最好的铝合金的工作温度也就130度。
那毛子是怎么解决的呢?
不是最新的铝合金工艺,也不是时代产物钛合金,毛子自有毛子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使用“不锈钢”。
熔点达到1500度以上的不锈钢,面对这300度,自然是小菜一碟。
当然,在这高比重的不锈钢机身下,它的重量也达到了这时代的“全球之最”。
机身很重,却飞得快,这似乎已经很“黑科技”了,可事实是还远远不足以形容,这架战斗机的神奇。
需要用液氮来冷却的“机载雷达”,米格25在低空开启雷达时,能烤熟一公里内一只飞奔的野兔。
这完全就是一件跨时代的“微波武器”!
除此之外,米格-25的飞行高度,同样也是妥妥的黑科技。
实用飞行高度2万4400米,最大飞行高度2万8800米,这差点飞出地球,进入外太空的高度,在这个冷战刚刚结束时代,无疑是属于巅峰级的科技。
虽说太多跨时代科技的综合下,给这架60年代研制的飞机,带来了许多的缺憾。
但对于改革开放成功、有了足够的资本、急切想要提升国力的东方大国来说,这架飞机黑科技方面的科研资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科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