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省的,可以回去,向当地的官府登记,官府会补发耕地,愿意在云南省落户的,协助他们将家眷迁移过来,同时在云南各府县登记,由官府发放部分耕地;愿意去厂矿做工的,只要完成正常的工作量,每月能领取一元酬劳,官府可以协助他们在当地立户、建房,但没有耕地。
剩余的三万五千青壮,属于“死不改悔”的战俘,虽然身份上已经成为劳工,但在秦四海习惯上还是称呼他们战俘。
一万五千青壮,由第九营的士兵押送,取道楚雄、建昌,在乐山转往雅安,从雅安开始修筑路基;另外两万青壮,则是沿着楚雄、大理去往丽江,跟在第四营身后,从丽江府城开始向北修筑路基。
四月底,第四营第一师赵烈部荡平忠甸。
忠甸在丽江以北,与丽江原本是一家,后来藏民沿着**向东渗透,逐渐在当地聚积,大明中期后,藏民和当地纳西人、彝人等多次叛乱,逐渐脱离丽江的掌控,处于半自立状态,天命军进入云南后,因为藏人的关系,一直维持原状。
藏人接近一半,汉人不足三成,其余都是纳西人、彝人等,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族名,连通用的语言都没有,说话的时候,借用了大部分汉语。
第一师赵烈部征服了忠甸,随军的文官翟亚强立即跟进,迅速建立忠甸府。
忠甸府地处横断山脉中部,山势回环,道路落差大,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自北向南几乎平行从域内流过,称为“三江并流”,三江两岸多是高山峡谷,只有三江的支流河谷处才会出现一小块一小块的耕地,因此属于地广人稀的高山区,人口并不多,包括老弱妇孺,仅有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第四营第一师从各处河谷掠了一遍,剩余的人口已经不足万人,伤亡的多是老人和青壮,除了汉人,各族百姓都有伤亡,伤亡最多的是藏人。
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处,翟亚强懒得立县,他将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