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稷吗?
他的内心不住地颤抖,为免朝臣们看出来,一把搭起王承恩的手,绕过永乐帝的铜像,从h0u'me:n而出。
?恩殿的后面,照例有铜炉、石炉,但这里是不允许进香的,朱由检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进入方城、明楼。
这是一种二层的结构,底层的方城是石城,天门内供奉着永乐帝大红色的牌位,从上而下是九个大字:大明 成祖文皇帝之墓!
上层的明楼是一座红墙黄瓦小楼,典型的单檐歇山顶,檐角飞起上翘,凛然有升空之势。
朱由检照例拜了永乐帝灵位,口中念念有词,如同道家捉鬼,迟滞片刻,转至灵位之后,沿着楼梯登楼,从二平台转角后,终于登上明楼。
明楼北面的宝鼎山中,便是永乐帝与徐皇后的灵柩,可能是永乐帝不希望别人打扰,明楼的地基与宝鼎山之间,隔着一道宽阔的浅沟,普通人根本无法直接迈过。
朱由检立在明楼上,面对修理得整整齐齐的宝鼎山,灵柩就在侧前方,目光所及,能看到一角。
朱由检的脸上,庄严肃穆,谁也不知道他的心中在想着什么,他没有用云梯攀过宝鼎山,甚至没有三跪九叩,只是远远地向灵柩行了注目礼。
明楼上的地阶太小,只有几名重臣随在朱由检的身边,群臣只能站在台阶上,一直延续至天门之内。
朱由检停滞片刻,便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沿着台阶原路返回,官员们们远远跟在身后。
出了洪门,天色还早,朱由检又祭拜了献陵和景陵,方在龙山脚下扎了营,官员们不敢擅自回城,只能以朱由检的营帐为中心,远远地四面扎营,将朱由检的大帐包围在中心。
十二陵祭拜完毕,已经是初二的午后了,回到京师,已经是下半夜,年龄大的官员,早已浑身散了架,入城之后,急急拜别朱由检回府,找丫鬟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