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朱由检挥挥手,十分不耐烦的样子,“快去吧,鞑子当前,一切以驱逐鞑子为重!”
“臣明白,臣告退!”杨嗣昌快步离开乾清宫,出了宫门,方才感觉到后背湿透了。
不过,他的心里像是喝了蜂蜜,皇上只是责骂了两句,并没有任何惩处的措施,一场大败,就这么过去了……
卢象升死了,不仅少了一个反对议和的文臣武将,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也更加坚定议和的目标。
他刚才已经看出来了,朱由检不是反对议和,而是因为言官们反对……
不过,想到远在四川的天命军,杨嗣昌的心中一阵刺痛,只有速速与大清议和,稳住北线,才能集中力量,彻底剿灭流寇……
……………………………………………………………………
当日下午,李自成让亲兵以小旗为单位,穿行于桐梓驿站东西两侧的山谷中,寻找合适的定居点。
直到次日傍晚,亲兵们方才全部返回,虽然不能确定是否有合适的邻居点,不过,他们告诉李自成,桐梓驿站的东岸有螺圈岩沟等三条小河,西岸则有一条巨大的河流——松坎河,河流附近,都有面积不等的平整土地!
有平整的土地,又有淡水,难道不能种植庄稼?
李自成立即返回遵义,在路过桐梓县的时候,他召见了知县谭庐,让他在本县选址,增加三、四“里”,除了桐梓驿站、松坎驿站,另外的一、两“里”,让他根据地形地势做出选择,最好能开辟出官道。
过了桐梓县,官道上又是极为忙碌,遵义本地的战俘,分做三组,正在桐梓县与遵义府之间浇筑水泥大道,初步估算,大约完成了总里程的六成。
李自成心中甚喜,按照这个速度,从巴县至遵义县的“川黔古道”,最多明年六七月份就会完工,战俘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沿着“川黔古道”,将水泥大道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