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存粮也没有。
无论如何,先让将士们忠于自己,总是不会错的。
李自成轻啜口茶水,整理下思路,方才缓缓开口,“秦百户,士兵们训练怎么样了?军纪是否有改观?”
“大人,依属下看,士兵的战斗力提高多少,实在难以说清,但军纪绝对得到巨大的改善,士兵们绝对听从属下……不,绝对听从大人的军令。”
“是吗?”李自成笑道:“我若是让他们跳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跳下去吗?”
“别说跳河,就是让他们攻打西宁,他们也会……”秦大年忽地发觉,这个比喻太不恰当,真要追究起来,有谋反之嫌,不觉掩口,生生将后半句吞咽下去,眼角闪过一丝恐惧。
“哈哈,”幸好李自成没听出弦外之音,“士兵若是如此军纪严明,我将给你记下一功。”
“大人,西宁发生什么事了?”宋文试探着问道。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已经着人打探去了,”李自成轻轻摇着头,没有专门情报人员,讯息就是不畅通,“各位,万一西宁有什么变故,你们将如何自处?”
这话问得模模糊糊,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让这些百户们如何选择?但李自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明着直接跟他们说造反,谁敢当众表态?毕竟这是诛九族的事。
这种问法,也可以理解为效忠问题,这在军中是常有的事,这些百户们归属李自成不久,人心不一定贴切,上下之间军令不一定畅通,李自成隐晦提出这种问题,实质上就是要求这些百户们效忠自己,将来就是传出去,需要追究责任,也不过是李自成在军队中抓权、谋利而已,当不得大事。
如果李自成廉洁公正,不贪一文军饷,那才是伍少陵的心腹大患,至少伍少陵觉得他是西宁卫的一根硬刺,稍不留神就会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