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在牧场争夺战中,西宁卫通常息事宁人,渐渐被迫退出西海,只能勉强维持住镇海堡、伏羌堡一线。
察哈尔蒙古东进的路线,主要有两条:北线沿着湟水南下;南线则是绕过沙柳河、布哈河、南山等,从西海的南面东进。
镇海堡背靠湟水,是切断土默特蒙古从北线南下、进而保卫西宁的重要军堡,因为北线更为便捷,对蒙古人有着更大吸引力。
原先驻扎在镇海堡的是西宁卫的两个千户左永、孙志刚,西宁卫一共有五个千户,仅镇海堡就驻扎了两个,可见西宁卫对镇海堡的重视。
李自成到达镇海堡后,左永、孙志迅速整队,刚带着各自的士兵,先后离开镇海堡,左永去增援南面的伏羌堡,而孙志刚则回到西宁休整,他惊异地发现:左永与孙志刚虽然是千户,但他们麾下的士兵只有三百人左右,两个千户合计还不到七百士兵,难道西宁卫吃空饷到这种程度?
令李自成气愤的是,左永、孙志刚离开镇海堡的时候,将堡内的所有物资搬运一空,粮食、兵器、铠甲……他好说歹说,左永才给他留下了一份行军地图。
这份行军制作得十分粗糙,但还是能看出大致的山川河流。
镇海堡修建于湟水南岸,湟水与其支流药水河的交汇处,背靠湟水,西南方是山川密布,它的正南方大约30里的地方,就是西宁卫的另外一处要地——伏羌堡。
可以说镇海堡唯一要面对的,就是穿越西面崇山峻岭而来的蒙古人,这与李自成当初的估计基本一致。
李自成绕着镇海堡环行一周,最后在北面停住脚步,湟水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现在还未到雨季,湟水水位很低,但由于山势落差很大,水流甚急。
镇海堡虽然是单纯意义上的军堡,但堡内还有百十户百姓,这些百姓除了少数以经商为生的,大多都是在堡外劳作的人,因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