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渔民,他们或许对于海洋深处,不怎么了解,可是对于丁海军周围,非常的了解。
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丁海军用了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就确定了3个港口的位置。
海面上,可以用测量来决定,地面上的这些山脉之类的,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在水下,那就不是简单的测量能够决定的,在潜水装置不怎么健全的11世纪,在各种水文,还有水下的情况没有记录的时代,一个港口的选择,别说是3个月了,3年时间都不算多。
赵信为了安置几百户的居民,花费了30万贯,平均每一个家庭,都超过500贯了。
用500贯,换取海边破房子,独木舟,或许还有的在贫瘠的土地上面开垦的几亩薄地的,在这个时代北宋海岛,真正能够开辟出田地的很少,哪怕是丁海军这么的,300多平方公里的大岛。
用不可思议的代价,换取了时间的节约,有什么比海边的渔民,更加熟悉海岛的一些,或许这些渔民,不知道这些海洋的情况,代表着什么,可是丁海军知道啊,赵信知道啊,在这些第一手水文资料的帮助下,丁海军的建设计划,不知道提升了多少的,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确定了基本建设,大兴土木。
除了水文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绘制整个丁海军的地图,这么一个河流当时就是在丁海军原居民的帮助下的,找到的。
有人会问了,这么一个明显河流,赵信他们的测绘人员会看不到么,可是实际上,这一个河流是一个季节性的河流。
夏天,水量很大,巅峰时候,甚至会向外泛滥,可是在冬季,枯水季节,除非是海水倒灌,否则的话,大部分地方都是干涸。
就算是来到丁海军进行调查的,赵信派出的测绘人员,走遍了丁海军300多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可是对于这一条河并不熟悉。
当然了,跟丁海军调查的时间有关系,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