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的。
台湾地处的地方,每年都会遭受台风的天气,就算是到了21世纪,也是恶劣的天气,对于这些土人而言,他们的技术水准并不高,根本无法抵挡台风,当巨大的死伤之下,他们选择了比较安全的所在,远离海边的高山,也因此,形成了后来的高山族。
500人是一个合理的数字,不必会遭受更大的围攻,而寡不敌众,也不会因为人员太多,而带来补给上面的巨大压力。
就算是只有500人,距离也相当的近,在定海军,会有5艘2000料海船组成的船队,对他们进行补给,他们也在台湾初步的站稳了脚跟,建造了一个定居点。
实际上,赵信如果有时间去一趟的话,可以给哪里具现几个棱堡,那才是防护能力最强大的堡垒,那就可以大大的增加的防护强度。
在远洋航船有一定保证的之前,赵信基本上不会选择乘坐海船,大宋的大型福船,虽然性能出众,占据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海船市场,可是危险性太大了,平底的海船,一旦深入到海洋,很容易遭到狂风的侵袭而侧翻,这也是郑和早在明朝就不远万里前往非洲,却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大洋洲的根本原因。
沿着海岸线,慢慢的前行,其中经过一些的大型的国家,获得交易和补给,中国帆船可以慢慢的前行的,万里,只是一个接力的过程,时间问题而已。
可是没有更先进的海船,面对着蓝色海洋,越来越庞大的风浪,平地海船根本不具备哪怕200海里左右的海洋跨越。
相对而言,顺着海岸线前往东南亚都比较的稳妥,反倒是更近一点日本航道,更加的危险,原因就在于深入海洋。
从东南亚向大洋洲,虽然最近的地方,只有几百海里,在郑和下西洋的时间,顺着东南亚一路向东,哪里极为贫瘠,没有多少人烟存在,不能获得补给,也就不能继续下去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