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的韩琦,从来都不惧怕别人的眼光,可是他绕不过去的,是他的本心,他不会昧着良心来说话,更不会为了一个枢密使的机会胡说八道。
刚刚只是粗略的翻了一下,虽然已经看到了大部分计划,可是他还必须要更加认真的看一遍,主要是看细节。
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可是实力,将军,还有机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机会已经不必说了,在枢密院的报告之中,已经显示的非常的明白了,元昊在辽国大闹一场,战果巨大,无论是人口,还是军队,辽国都大大的损失,或许不会灭亡,但是已经处于是最差的时间。
那么是否能够取得战果,并且在取得战果之后,在辽国的疯狂反扑之下,能不能坚持下来,就成为关键了。
认真的翻看整个报告,整个宫殿之中,包括仁宗在内,都没有催促,一些人心中转着不同的想法,而贾朝昌也从之前的略显慌乱之中,稳定下来。
怕就怕韩琦连看都不看,直接拒绝,只要看了,以他对于韩琦的了解,韩琦不会轻易的这么决定。
果然,韩琦看的越来越慢,虽然,贾朝昌是因为他的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胡乱的拿出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而是认真的考虑,在这个计划之中,如果贾朝昌没有造假的话,已经准备非常的完美了,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完全手下燕云十六州的机会。
从赵信提出来是,过去的一两年的时间之中,北宋对辽国的各方面的情报收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通过更加先进方法,从各方面收集一些情报。
这些都是以前忽视的地方,在之前北宋看来,辽国的动员,是全方位的,只要一招募,就是十万,百万的大军。
可是通过系统的了解,才知道,就算是草原上面的骑兵,也需要准备一些东西,只不过相对于北宋而言,这个准备的数量稍稍的少一点,可是还是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