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是元昊从草原上,进入的路线,在他看来,元昊是从这里来的,一定也会从这里离开。
辽兴宗有些死板了,当然,这也是他个人的素质有关系,他的军事素养,让他只能够固定的进行,而不会全面的考虑。
元昊在熟知辽国的布置了之后,就迅速找到了大同这么一个弱点了。
不能够说大同弱,一个从大同军提升到了大同府的程度,未来又是西京,大同本身不弱,哪怕是被抽调了大量的军力,也依然保持了5000军队,城防还不错。
可惜,这个仅仅是不错而已,如果元昊抓住时间,不顾一切的攻击,还是可以轻松的把大同府攻下的,毕竟,只是辽国的城市,还是在西部,辽国不重视的地方的城市,他虽然建立了城墙,可是城墙不过是三米左右,稍稍建立一个土围子,就可以跃马而上,防御力很小。
元昊也没有选择强攻的方法,他手下的兵力,是他未来的根基,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这些精兵的话,他或许无法短时间的,拥有足够的力量,反攻西夏本土,一个肃州,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元昊的野心。
在之前,围剿的铁林军也好,后面围剿的这些辽军,他们的装备,还有衣服之类的,大部分都被留下来了。
对于只剩下肃州的元昊来说,什么都缺,特别是军用物资,这些东西,一个都不能放过,因为肃州不能出产,或者说出产的很少。
这样的前提下,就造成了的,元昊随便可以的造出来三四万的辽军出来,至于语言,目前元昊麾下士兵,几乎都是原来党项族的。
这个党项族,可不是西夏的党项族,而是草原上面的党项族,这些进入到辽国多年,融入到辽国的各个方面的党项族,或许他们的地位不高,在辽国连最基础的阶层都没有进入,可是他们却可以扮演成如假包换的辽军。
偸城,在封建社会,在冷兵器时代,本就是一个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