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黄米

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黄米(3 / 5)

成果,可是摆在面前的例子。

很明显,这个不停注入的水量,除了黄河之外,没有别的河流能够做到了的,只要这个注满水,哪怕是遭受干旱的气候,灵州也可以有巨大的收益。

60万亩水浇地,代表着什么,180万石粮食,这对于西北是什么概念,如果全部都是军屯的话,他最少可以支撑20万人以上的军粮。

来自枢密院的官员,极为惊惧,要知道,目前西北驻军30万,其中,枢密院只是负责3成左右粮草供给,可是就是这么三成,就让枢密院几乎脱层皮,每年80万石的粮草,必须要枢密院付出400万贯,这已经是西北军费开支最大的一块了,现在,只要有足够的人力,把这些土地耕种出来,就可以解决西北大部分的问题,这有什么意义。

一个强大的,可以自给自足的强大郡县,即将在西北出现,他们自成体系,甚至不用中枢的支持,发达的农业,引动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必然会成为这个城市的重要支柱,说不定,几年发展之下,历史上繁盛无比的西域,会再一次的在北宋出现。

一个西平湖,就已经让人震惊了,接下来,仿佛让他们开眼一样,整整10天的过程之中,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震惊。

用快马加鞭的方法,几天的时间,都没有看到尽头的主干渠道,在众多支流和小溪的基础上,联通的一些类似于运河的沟渠,还有就是还没有完全完工大型池塘。

按照整个西北的农田水利建设,在整个西北,7000多里的沟渠,目前已经完工了三分之二的,超过4000里的沟渠的,还有最少50个蓄水池,没有西平湖那么大,却也颇具规模。

西平湖的地理优势,是可遇不可求,那是地利和人力双重作用的结果,湖泊群的出现是天生的,西平府的根基是后天的,两者结合起来,造就了西平湖的辉煌。

这些蓄水池,也算是一个的区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